今天約中午我到龍潭義美後面的水利會大池釣魚 本來那邊的釣況就很不好 狗甘很多(快被煩死了) 好不容易釣到一尾約2指半寬的鯽魚 約半小時後就看好幾台車來 本以為他們是來釣魚的 結果不是 他們拿了兩三張的圍網出現 就開始網魚 我看到當場傻掉(難怪小魚超都多)
等我要走的時候 他們竟然把範圍擴大到水池的一半
那時我已經很不爽 當下決定把我釣到的那一條鯽魚抓回家養(跟我養超過20公分的大鯽魚做伴)平時我釣到的魚太小隻我都會放走(今天破例) 只留大隻抓回家
當然非本土魚種一律殺無赦
我想說的是:想吃魚就到市場買或是用釣的 用八卦網我也不反對 但今天看到他們那一群人 為了魚 用圍網下去抓(大小通吃無一幸免) 難道他們不夠吃嗎?
台灣現今的水中生態已經很差了 河川汙染 外來魚種入侵等等…
我實在很希望台灣人不要再這樣大小通吃 要不然再過幾年台灣可能沒有野生的魚了
此篇文章會在土鯽之家跟福壽之家發表
原本聽說那邊小鯽魚超多,找了2個朋友一起去釣了一上午,結果當然是淒慘無比,連個訊號都沒有,中午過後就轉戰佳佳休閒一下,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台灣的野釣場魚越來越少了
看了真叫人生氣.心痛啊!
想到台灣的保育.台灣的環保.最後只保出了私心而已.最後魚絕了.綠地也沒了.台灣人的良知何存?
基隆的阿智跟小馬看到會吐血:
池釣兄:
感謝您上網PO這樣的訊息,這幫惡人,我先給他"看!"@#$%##$#^@#@#讓他
白天見到鬼!常常破輪胎!
我常心想未何不敢快修個(休閒漁業法),這樣不就可以有法可管了!
這口池子,長久以來就是風風雨雨的……不良少年群聚、小孩戲水、火燒邊草、水淹、網魚、傾倒廢土等層出不窮,實際上並不是夜釣的安全場所,但在白天,風景優美,卻十分誘人。或許因水質清澈、魚肉好吃,網抓者不絕於途,前仆後繼,加上池子無人管哩,要根治真的很難;雖然平平是台灣人,但水準還是參差不齊的,實無可厚非,我們只能慶幸自己不是那一層次之人而已。這現象不只義美大埤有,全台灣類似情形還很多,且仍會持續存在,所以不必太介意。不停的網魚,大魚自然不易生存,這也是義美大池多年來,總以「小鯽」聞名的原因吧?相信,很多以小鯽居多的野池,都有類似的命運。
三個星期前某一爽朗的夜晚,碰到龍潭大池的土鯽大咬,體型漂亮,勻勻3 ~ 4指,甚至巴掌大都有人釣獲,水深與拉力均不錯,感覺並不輸收費池。目前龍潭大池應算建設完成(鄉長也該換人了),水位已回升至標準深度,咬況漸趨穩定,有興趣者不妨來小玩玩,釣點只要不面向吊橋讓眼睛炫光,也還算舒適,且安全度沒問題。更歡迎魚獲多到無處消化者,加入龍潭大池土鯽流放的行列。如果來釣魚,且看見有人要攜回魚獲或問魚好不好吃時,請告知水源頭有「龍潭高球場的大片草皮」及山上有一個大的電子廠,魚並不適合食用等資訊,利人也利魚……
這口池子,長久以來就是風風雨雨的……
樓上這位兄台,見您的文筆及內容很熟悉,是運鍋大哥嗎?
魚大:地緣是...但文章節奏快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