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已被鎖定
哇!家家戶戶都在曬飛魚!」我們這一群都市獃到了蘭嶼(新聞、網站)後就向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對眼前所及都感到很好奇,因為正值飛魚季節,所以晚上也到了海邊等待獨木舟滿載而歸,融入一下當地人的生活,不過雅美族捕飛魚有許多禁忌,儘管時代變遷,這些傳統依然保存著喔!這座海邊停滿獨木舟的小島,美得就像是一幅畫,且每一艘獨木舟上的圖騰都有屬於家族的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不只是造船的技術好,更是台灣南島民族當中,少數仍保有航海習慣的,但他們都是夜暮低垂時,才划著獨木舟去尋找飛魚。
每年的3到6月是飛魚的季節,對雅美人來說,飛魚是上天的禮物,所以在飛魚季的時候有很多禁忌。
在這段時間內,如果夜晚時網海邊看去,就會發現一點一點的光芒,這些就是在海上的獨木舟,但在觀光業者炒作飛魚祭的話題後,雅美族人捕到的飛魚數量已在持續地減少。
雅美族利用夜晚划著獨木舟到海上尋找飛魚的蹤跡,儘管已經看到家家戶戶都在曬飛魚的景象,我們還是很想看看實際的情況,於是就到岸邊守候,希望一賭飛魚的真面目。
但飛魚究竟會不會飛,卻成為隊友中激辯的話題,其中一人說:「飛魚有翅膀當然會飛呀!」另一人立刻反駁:「它不是在飛,而是在滑翔!」由於我也不是很懂,站在一旁也無法提供意見,只好回台北找資料。
根據海生館兒童網站的資訊顯示:「當壞人在追牠時,在水裏時牠們會游得很快!然後會衝出水面,張開大大的鰭,動作就好像飛機一樣的飛行。
當快落回海面時,它們還會擺動著尾巴,好像打「水漂」一樣,躍起再滑翔一段距離。」
不過在等待獨木舟滿載而歸時,當地人也告訴我們一些關於飛魚季的禁忌,例如女生不可以碰船,所以湊上前到漁獲時,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
而和其他地區不同的是,雅美族捕飛魚是要自己食用,不是要拿來販賣,捕魚回來後,會在岸邊先去魚鱗,然後用海水沖洗一下,象徵得到祝福,經過處理後再曬在家門口,家家戶戶曬飛魚的景象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飛魚就是我們船釣時俗稱的"飛烏" 經常成群回游近海 也常常被"鬼頭刀"追 飛魚被逼急了就會要出水面飛翔 不過鬼頭刀也不是省油的燈 常常會在飛魚要落下的點 衝出咬出飛魚 這種景象我看過好多回 我幾度在想鬼頭刀的數學一定要很好耶 至少比我好 不然座標哪會算那麼準啊 呵呵 在本島漁民並沒有將飛魚當做好魚看待 只是對飛魚的卵有興趣 因為飛烏卵比魚本身值錢 我船釣食用魚皮串鉤釣"巴瀧"時偶而會釣上幾尾 不過都是以煮湯方式料理 蘭嶼的魚乾我倒是還沒吃過 應該是不錯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