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已被鎖定
春末,蘭嶼吹起西南風,東北角的雙獅岩海底,異常寧靜。廿五米深的海底,近一公尺長的一隻大石斑,灰黑帶斑的身影,鰭在游、魚身卻幾乎不動地停留在一塊珊瑚礁上方。牠的前面,有另一隻海龍王級大石斑。一位潛導帶著一群潛水客,趴在珊瑚礁群落欣賞海底世界。突地一條海蛇竄出,嚇大家一跳,潛水人急促間呼出的氣泡,驚擾兩隻大石斑,慢慢地往深海游去。
去年六月,行政院為保護達悟人的飛魚文化,每年三至六月蘭嶼海域六浬內,禁止十噸以上漁船捕魚,也禁止使用流刺網、追逐網,當然更禁止毒魚、炸魚等行為。蘭嶼海域一下子少了不少拖網漁船,蘭嶼海底的珊瑚礁生態系終於有了喘息的機會。
「海底的珊瑚礁魚一下子多了起來,像花鱸就不難看到;連以前不太常見的皇后魚,現在隨處可見。」熱中潛水的海生館助理研究員陳正平博士,從椰油海底斷崖潛水登岸後興奮地說,禁止漁獵,對珊瑚礁魚的幫助還真大。大魚逃過了漁人的獵殺,海底生物相漸漸地豐富起來。
玉女岩外礁西側的海底有五座大尖石,在底部卅米處,像學生放學般的幾百隻四線笛鯛,跟著潛水人前後左右繞游後;尖石的頂端,數以千計的花鱸,與灑落的日光嬉游。
機場外礁海扇區,傍晚時分,整群的粗皮鯛,繞著大礁石轉,在蘭嶼潛水已廿年的鄭春松指著珊瑚礁間的魚影,手電筒一照,竟是三隻好久不見、約五十公分長的大石鯛,「這幾個月看到的大魚真是多了不少,好像又回到十幾年前的海底。去年的海底靜得近乎死寂,現在終於重見生機。」
達悟人的傳統,是在三至六月飛魚季期間,除了飛魚,不抓其他海裡的魚,此一海底生物休養生息的機會,曾被台灣漁船狂追濫捕;如今珊瑚礁海域又重啟生機,椰油海底斷崖布滿了珊瑚,軟珊瑚在海流中搖曳,一隻玳瑁無視潛水人地穿梭,讓大家追著牠跑,呼出氣泡如火車冒出的煙柱,在四十米的深藍中,隨海漂蕩。
告訴大家一個真的事情喔 蘭嶼真的很美 而且水質很棒 我有一位酐朋友有一次去蘭嶼玩 他又是潛水教練 所以到了蘭嶼 潛水是一定要的啦 不過蘭嶼是處於太平洋黑潮流域 所以十分潮流強勁 他就選擇一處看來水流平靜的漁港下水 後來我才知道就是蘭嶼的開元漁港 從漁港下水後網港外游出去 約200公尺而已就碰到一個很深的海底斷層囉 落差很大 斷層下水流超強 不過卻讓他看到他這輩子一生難忘的事 它居然看到石斑魚 挖勒看到石斑有啥好驚訝的 菜市場也一堆啊 哈哈 但是這是一尾大石斑勒 頭尾足足有一台 迷你奧斯丁 汽車一樣大耶 停留在段層下方 魚頭向上 原本我這位朋友是在打魚 追著一尾笛鯛 在跑 誰知笛鯛網斷層下閃去 朋友也一頭欲追下去 誰知頭剛過斷層就看見那一位笛鯛已經成為那尾大石斑的點心囉 朋友看到這一幕嚇了一跳 馬上轉身回礁層 深怕自己也成為點心 呵呵 嚇的他魚也不打了 趕緊游回港內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可見蘭嶼的生態還真是不錯 居然有如此大的石般 應該要好好保護才是 ^^!
"噢" 願上帝保佑它 能添福添壽 多子多孫 不要被獵人打到 送上了餐桌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