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月釣兩趟,5年以來觀察出較好釣點依中魚率高低排行如下 :
一、下池 :(馬路旁邊)
(1):中央鐵皮屋前端鐵板右45度面向魚池入口水泥斜坡。(21-27尺)要能定點拋餌到噴水鐵管旁, 用什麼餌池魚似乎不太計較。
(2):魚池入口水泥斜坡下方(每週五放魚卸貨處)。(9-30尺)長短竿都有人釣的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打水車時(6、12、18、24點整, 每次半小時, 但水流強勁會有一段時間很難釣),用短竿狙擊排水口附近徘徊散尾大呆也不賴。
(3):分隔綜合池與福壽魚池的鐵橋中央地帶。(9-21尺)此處可用粉餌(純三色餌)集魚作釣,子線用1號以下,釣鉤宜輕、細,不怕鄰座釣螺,只須提防有人用短竿釣「黏巴達」攪局。
(4):上下池水泥梯通道前注水水管下。 (9-12尺)用短竿釣「黏巴達」不受水流影響,可用粒仔少量、持續的誘集魚群,因此常會巴到魚,子線不要太細,放槍幾次就整群跑光光。
二、上池 : (後面那一池)
(1):池中鐵橋中段地帶。 (18-30尺)此地人多,是非也多,但是魚群就是常常集中在池中央,如果不介意, 倒是可以準備充足的誘餌(福壽螺)及27尺以上超長硬竿, 來個「猛龍強壓地頭蛇」!
(2):土地公廟左前方水泥岸算起,一直到靠近鐵橋前7-8公尺為止。 (15-21尺)這個點釣粉餌、黏巴達都不錯, 子線用細一點。(長竿小心勾到後方大樹)
(3):收費小屋前鐵皮平台上靠右方(廁所前)。 此處也是誘福壽螺耍長竿釣客的最愛,尤其是打水車時水流影響不大,下午背向陽光視野又好,可惜後上方空中有一條電纜線,常有人耍到整組都去,要小心。
(4):左右兩側水車附近。 (12-18尺)習慣用粉餌者可選這兩邊角落下竿,另外採用9-12尺短竿灑大量粒仔餌誘魚,釣黏巴達或「綠巨人」玉米粒而豐收的也大有人在。
三、上述兩池還有一些有趣的共同點 :
第一點 : 魚都被釣怕了,(其實被勾怕了)所以大部分的魚都群聚在池中央,敢四處閒逛覓食的都是一些剛放不知死活的新魚,常常在一個點釣一兩隻「散尾仔」後就音訊全無。 那些已身經百戰、生毛帶角的回鍋老魚可精的連1號線,甚至0.8號線都不太理睬,尤其是使用傳統粉餌垂釣時,更加明顯。
第二點 : 夏、秋季滿池密佈的小魚(福壽魚、鯉魚都有),就像螞蟻雄兵一樣前仆後繼的盜餌, 甚至於狂啄浮標的標示桿, 干擾魚訊。
第三點 : 「大咬時段」都差不多。早上約8點左右池水靜止時開始正常的就餌,漸入佳境,10點後走下坡到11點就不太就餌了,中午12點打水車,日頭赤炎炎,很多人休息、吃飯、睡午覺或者甘脆回家。打死不退的好漢們好不容易熬出頭,直到下午4點浮標開始有些許動靜,「花花仔咬」、「加減咬」,下午6點打水車時吸餌更爽快,可是好景不常到晚上9點以後就完全靜下來,好像都約定好了的一般。這時後就是某些人串門子、喝酒、打屁的時間了。 可以選擇收竿走人或是拿出9尺短竿打游擊,不過,依據經驗,如果晚上9-12點間不咬的話, 通常在晚上12點整打水車的當下開始,到打完水車後1-2小時,這段時間大家都釣的不錯, 然後從午夜3點以後到下一次打水車(清晨5點或6點開始打水車,時間一小時。)前這一段漫漫長夜, 又是靜悄悄。而如果晚上9-12點之間持續大咬,則打完水車後如果魚訊忽然全無,那意味著該收拾裝備打道回府了。 不然就要等到天亮以後, 重新再戰囉!
第四點 : 坦白說,上下兩池都不好釣,因為其主要魚種--鯉魚的口癖都被長期以來經常「盤踞」在那裡的惡客們給搞壞了。他們的特徵是投下一桶又一桶大量的福壽螺,再使用24尺、27尺甚至30尺長竿、長子線釣半吃半挫,看似釣烏鰡(上下池中烏鰡真的不多)其實目的是釣鯉魚退錢,所以他們很討厭外人在旁邊釣,而真要不幸讓他中烏鰡,又是動不動放竿、放伸縮橡皮筋,又是借過要你收竿讓路給他搏魚,釣個魚大聲大氣、 呼朋引伴的擾人安寧。白天還好, 頂多離他們遠一點圖個清淨,到晚上如果使用照明燈而且釣座在他們對面的話,不論燈光是否直接照他,一定大叫:「對面仔ㄚ! 火照卡低ㄝ喇!」,咦? 奇怪了! 是誰教他們用那麼長的竿子釣魚的?釣遠視線不清,怪誰 ?常常嗅到火藥味而向池主們反映,得到的答覆總是:「釣魚是休閒活動嘛! 不要太計較, 伊卡沒道理, 麥睬伊! 來、來! 煙請一支!」。話是沒有錯啦! 釣魚嘛!小弟寧願有空時去內湖的碧湖公園釣釣土鯽,雖然沒有什麼大傢伙能拉的你手酸,但仍然可以練練手感,偷得浮生半日閒,何必要花個350元到小坪頂去論輸贏又找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