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已被鎖定
轉載自龍王恨釣魚網論壇:( http://www.lwhfishing.com/ )
亂中取穩話搓餌 ------- (作者:文/吳世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紙上談兵,付諸實踐 ---
福州藍天垂釣基地,有一口標準比賽用池,長120米,寬30米,水深1.8米,其中放養著30多萬尾的小鯽魚,今年三月份至今,已成功舉辦過幾場全國性的分站賽。由於賽事頻繁,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魚情變化之大,是許多釣手始料不及的,筆者通過幾場賽事的跟蹤、觀察,發現這一口塘的魚有幾種有趣現象。三月底的首場比賽,許多釣手多採用拉餌釣底戰術,效果不錯,若想拿1分,沒有上百尾的魚還真不行,到了4、5月份的比賽,拉餌釣浮與拉餌釣底,一場比賽下來,同樣都只有五六十尾的魚獲,空竿率高是拉餌釣浮的最直接表現。釣底呢?一路的魚訊又讓許多釣手摸不准哪一口是有效的,哪一口是無效的。總之,各個層面都有魚,但同樣都存在著一個※亂§字,搞得許多釣手時而打浮,時而釣底。被魚兒耍得筋疲力竭,找不到北。倒是幾位*手搓餌釣浮的選手,成績相當的不錯。於是我就上面出現的這些問題,以及爲什么搓餌釣浮能出好成績這一現象,請教了王永貴大師。王大師解釋說:※在標準池裏放養了30多萬尾的小鯽魚,其密度之高可見一‘斑’,如此高密度的小鯽魚其活動範圍相當有限,由於它們特有的習性,大量的小魚浮游在水的中上層,開塘初始,選手採用拉餌釣浮是可行的。經過無數次的釣放,魚兒吃口會變得越來越謹慎、刁滑。對於這種經過多次回鍋的魚,如果再使用拉餌術,效果不一定理想。由於拉餌釣浮*的是霧化快、揚竿頻率高,所以,很容易造成聚魚太多,形成哄搶局面,出現空竿率高是肯定的。再者,如果拉餌釣底,由於水深1.8米,標從入水落底,需要一定的時間,速度上已先輸一籌,何況餌料在落底的過程中已損耗過半,到位時鈎上留下的只是一點入口性差的纖維。這就談不上多的魚獲了。對付高密度的亂口魚,如果能採用清淡型的鬆軟餌料。以手搓餌釣浮的方法,上面出現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爲什么呢?首先,清淡的餌料可以避免魚的‘躁’動,其次搓餌聚魚能力好,加之纖維含量少,可食成分較多,對於健康的魚來說是極具誘惑力。再者搓餌的餌形讓魚感到新奇,就餌相對比較大膽。但要注意的是,手上餌打浮要具備一定的基本功,搓餌的快慢以及餌料調配的狀態,都直接影響到一個釣手的比賽成績,想成爲一名出色的釣手,一定不能忽視平常的基本功訓練。§大師的一番講解,讓我茅塞頓開。 蕌
於是,我針對大師提出的解決釣亂口魚的方法,組織了十幾位元釣手進行一場練習賽。就拉餌釣浮與搓餌釣浮做一番比較。時間是每場一小時,統一使用公餌,第一場定爲拉餌釣浮。比賽開始,三四竿下去就相繼有魚入護,有序的揚竿、中魚,大家以爲魚兒變得非常好釣。不料,十幾分鐘過後,前幾場大賽中出現的亂口現象又重復再現,許多釣手還是束手無策,只能*加快揚竿速度,以快節奏來彌補空竿率高的問題,大有※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走一個§之勢。最終結果,最好的一位魚獲是57尾,末者爲21尾。緊接著第二場手搓餌打浮,比賽結果最多者84尾,最少的是54尾。筆者始終認真地觀察了這兩場比賽,從兩場比賽結果上看。很明顯,搓餌釣浮這場大家的成績都不錯。亂口的信號也少了,儘管速度上慢一些,但命中率大大提高了。這也證實王永貴大師對這口塘的判斷。不過,我也從這種針對性的練習賽中,看到一些釣手的不足,如:搓出的餌不成形,忽大忽小,抛竿時魚餌中途掉落,搓餌速度慢等等這些都體現出基本功不扎實的問題。這也讓我更深刻體會到基本功是重中之重,想成爲一名合格的釣手,沒有過硬的基本功,再好的戰術也都是紙上談兵。
|